三方统计再归因导致的量级“虚假上升”

前几天某个产品忽然之间的自然量就明显上升(AF数据),而且忽然之间买量也相比以前多。

看到数据就估计:

1,假量。

2,当地用户忽然真有需求。

3,扫到老用户。

分析起来也比较简单:1,假量,我没跑任何网盟,纯跑大媒体,一般也就不会有假量,排除。

2,用户真有需求,比如借贷的产品在发薪前几天,或者节日之后,但是我这产品看了一下也没有遇上这类好事,排除。

3,老用户,这个比较容易被忽视,老用户回流+统计归因的窗口期问题导致看到的账面新增多,但是并不是真的多。刚好我在分析数据时候发现整体的注册率下降比较多,所以认定是被扫到了老用户,并且只是账面数据增多,实际上的真实用户数(包含老用户回流)都没有明显的上升。

第3拆开解释:AF(其他三方也应该一样)有一个再归因逻辑,默认设置的是90天,相当于用户首次安装90天后,卸载的用户再安装时候算成新用户,而我遇到的产品刚好是在3个月前我猛然起量,这段时间推广的新用户比较多,实际上这部分用户其实是一直陆续流失但是又回来了的,但是由于没有满90天不会算到新用户,但是刚好过了90天后算到新用户。

所以实际上真实的回流用户+新用户整体的曲线 在自己的BI后台并不会有太大的波动(从活跃的用户数看),但是从AF看从大推的90天后开始,整体的自然量和渠道量都有上升。

下次当你发现莫名其妙量级上去,而且还注册率比较低的时候,可以往这边翻翻看是不是同样问题,另外我这边自然量比较多也是相对特殊一些,产品本身属于小贷,卸载率比较高,但是卸载了这些用户缺钱的时候还会再回来。另外也是由于AF的逻辑中,用户卸载再回来的时候会算到自然量,AFID发生变化。

同样的归因问题,如果你产品整体自然量比较多,以及整体看起来量级还不错,其实也可以观察下是不是其实都是扫到了老用户,这在小贷产品或者一些娱乐性APP上比较老的产品都容易遇到,跑量回来大量的老用户注册率下降,并且自然量比较多。

至于想要改善,其实就是调整App setting里面的归因窗口,默认90 可以试着改成180,但是改完后注意整体量级可能会下降,做数据报告的时候会吃亏一些(不了解原理的老板可能不开心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