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段时间有产品希望堆账户的方式来起量,也有朋友问了我同样的问题,也是想试试能不能加账户多跑一些campaign来起量,所以整体分析一下到底是否有效果。
结论:通常情况下,其实是有用的,包含FB,TT,GG这些渠道,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,这个方法反而会导致成本上升,甚至量级下降。
什么情况下堆账户+campaign有帮助:
1,跑靠前的事件,或者直接安装广告。
2,大市场。
3,转化率高的行为,虽然产生周期稍微靠后,但是整体转化率比较高。
什么情况下,堆账户没用。
1,靠后的事件。
2,转化率低的事件。
3,小市场。
至于原因核心本质 是转化学习过程
1,能够快速产生足够多的转化让广告度过学习期。
2,能否有足够多的转化让系统养大系列来正循环,不至于在你的竞争对手涨价的时候抢走你的曝光。
在小市场,或者本身转化比较难的产品上面,堆广告账户+campaign数量只会让转化更分散,把更多的预算放到初期的学习上,浪费的曝光更多,转化成本高,投放信心降低更难跑。这个时候反而是考虑是否能跑出来3A或者其他平台的大系列,包含的手段可以是减少campaign数量,减少账户,广告测试也减少,同时尝试类似在好的广告组中追加等方式,尽量养大。
大市场人多,投前期目标,虽然不能拼命加账户,但是通常情况下多一些账户能多跑点量,但是也有个度,比如东南亚市场的越南印尼产品跑个五六个账户,印度跑个10+个账户问题都不会太大,美国其实跑个5-10都可以,但是考虑美国比较贵,跑的账户多测试的预算也多,所以通常会稍微收着点,不会太过分的开户。
当然,如果是灰色的产品,这个理论又是另说了,毕竟不少产品真的就一波,最好就是一次三四十个账户,趁着能跑的时候拼命跑,这类产品通常也是在玩撞审,更需要账户,这不是投放算法问题不展开讨论,只是这其实和我先前的一种“苟”的理念不太符合,但是确实也是一种玩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