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场中台团队的建设和生存

今天看到大家在群里面讨论是不是应该创建市场中台,听完后其实我感觉我应该是相对有发言权的人了。毕竟我在最近四五年完整经历过从建设到放弃(或者转型)。

结论:

可以建设,但是不要全包,最理想状态是市场中台用内部的乙方身份去服务各个内部项目,但是双方自由选择,谁也别勉强谁,最多给一个优先选择权即可。

中台的好处:

1,效率高,各个项目组原本需要重复造轮子的,现在只需要一遍,并且完善的更好,比单个项目组自己做,节省的时间更多,另外有新项目时候可以集中优势人员快速跟进。

2,省成本,人员重复利用,不至于项目吃灰的时候,市场人员跟着闲着。

3,更专业,相比各个项目组单独去搞,中台的人更容易集中踩坑加快学习。并且互相学习能让大家进步更快,最终专业能力上有比较大概率胜过项目组的市场人员。

4,对市场更了解熟悉,花钱多,和直客以及外边的人沟通会更多,整体专业性上强很多。

中台弊端:

1,对产品不深入了解。中台的人只要稍微往后退一点点不去关心产品,就在本身产品理解上差一些,产品理解跟不上在一些投放策略上就跟不上。

2,优先级问题,多项目情况下,总有花钱多的项目多分资源,小项目可能拿不到支持。

3,甩锅问题,市场觉得产品不给力,产品觉得市场不用心,买来的用户质量差。

4,激励不到位,做的好项目说是产品好,中台的人捞不到好处,做的不好可以给口锅。

理想的情况:

中台继续存在,但是中台用乙方的身份参与,甲方保留一个对接乙方的人(中台),并且甲方的人要对产品足够熟悉,能推动产品+市场中台的人定制合理的策略,打点等。并且日常工作中推动市场中台不断提高数据。

按照乙方身份,中台按照乙方标准收服务费在用于激励市场人员,也明确甲方的人要自行对产品负责优化产品。

如果双方各有不爽,那就干脆索性点让外边的乙方和自己的乙方一起参与,或者项目组自己的优化自己来,有对比就知道应该如何选择,甚至可以直接放弃内部中台直接和外边代理商合作。

Leave a Reply